汉文化研究院

时间:2011-06-01浏览:749设置

  汉文化研究院于2010年9月10日,经省教育厅(苏教社政[2010]9号)批准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

  研究院设有三个委员会:顾问委员会,学术委员会,院务委员会;五个研究所:汉代区域文化研究所,汉画像艺术研究所,汉代音乐文学研究所,汉代宗教文化研究所,汉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所;三室一馆:办公室,资料室,《汉文化研究》编辑室,博物馆。

  研究院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的学术队伍,其专业涉及到文化学、历史学、社会学、哲学、美学、艺术学、美术学等学科,尤以汉代历史文化研究、汉文学研究、汉画像艺术研究为主,具有打通文史,多学科综合渗透,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优势与特色。主要学术带头人年富力强,主持了多项国家、省部级和地方科研项目,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,出版了较多有影响的著作,科研成果突出,在国内同行中已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。

  汉文化研究有三个方向成果突出,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:
  一是汉代历史与文化研究。20世纪80年代,在臧云浦、王云度教授的带领下,就开展秦汉史的研究,申报了秦汉史研究硕士点。学科主编有《秦史编年》、《楚汉文化概观》,出版有《刘安评传》、《秦汉史断代专题研究》、《汉魏两晋南北朝道教史研究》等著作。王健教授出版《汉代徐州区域文化通论》、《秦汉文化精神研究》。赵明奇研究员有关汉代体育、健身、水利等方面的研究与考证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。刘磐修教授出版有《盛世探源——汉唐农业发展研究》、《汉唐饮食文化史》。这些研究成果,多次或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。
  二是汉文学艺术研究。早在20世纪80年代,吴汝煜教授就出版了《史记论稿》,开辟对《史记》的文学研究的道路。近年陈洪教授研究先秦两汉文学,研究汉画像中反映的汉代故事,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“出土文献与先秦两汉小说史研究”。王福利教授研究汉魏六朝的音乐文化与文学的关系,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。
  三是汉代的美学与汉画像研究。汉文化研究院院长朱存明教授出版有《汉画像的象征世界》、《图像生存——汉画像的田野考察散记》、《淮海文化研究》等著作,主持有国家社科项目“汉画像与传统审美观念研究”、省六大高峰人才项目“汉画像艺术研究”,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。学科还主持有教育部 “汉画与汉代神话史”、省教育厅项目:“徐州汉画像石研究”、教育部项目,“汉画反映的与先秦文学中的故事”。
  四是资料积累丰富。研究院与图书馆合作,经过几年的努力,建立了汉文化研究资料库,为我校的汉文化研究提供了保障。学校博物馆近年收集汉画像石三百余种,收藏汉画像拓片近千种,积累了第一手资料,为深入研究打下基础。
  
  汉文化研究院曾经完成“地方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”、“淮海文化与徐州文化发展研究”等课题,直接为地方政府服务。一些研究成果直接被吸收到徐州市政府的发展规划中,并在得到落实。

同栏目信息

热点信息

江苏师范大学科技园版权所有 © 2010-2016 电话:0516-83867712 电子邮件:kjy@jsnu.edu.cn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和平路57号 邮政编码:221009  苏ICP备-05007145号
技术支持:信息网络中心